ChatGPT写作提示词的四个层次是什么?
2025-02-26 15:17:23

在当今写作领域,ChatGPT这类AI工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写作工作。通过对提示词进行优化,能更好地借助ChatGPT提升写作质量。接下来,我将把运用ChatGPT辅助写作的过程归纳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提供模板、给出大纲、指定风格以及确定类型,并详细为大家解读。
写作流程的优化逻辑
写作时,我们一般要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逐步深入原则。
首先确定文章的类型是关键。这就如同建造房子,得先明确是建造普通住宅、商业大厦还是公共图书馆。文章类型是写作的基础,不同类型的文章侧重点不同。如果是产品说明,重点要放在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等方面;要是科普知识类文章,就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科学原理和知识。比如写一款智能手机的产品说明,就要详细介绍其拍照功能、处理器性能、电池续航等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操作设置等使用方法;而写一篇关于天文学的科普文章,就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星系的形成、恒星的演化等科学知识。
其次明确写作风格。风格就像房子的装修风格,有简约现代风、复古欧式风、田园清新风等。写作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案例为主,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观点;有的以概念阐述为主,着重讲解理论知识。例如一篇论述企业管理的文章,如果采用以案例为主的风格,就可以列举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管理案例,如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模式、华为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等,通过这些案例来说明管理的要点和方法;如果采用概念阐述为主的风格,就会详细讲解企业管理的各种理论,如管理学中的X理论、Y理论等。
接着,构建文章大纲。这相当于房子的建筑蓝图,规划了内容的结构。大纲能让文章层次更加清晰,逻辑更加连贯,让我们清楚每个部分要写什么内容。比如写一篇关于历史文化的文章,大纲可以分为引言部分介绍主题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分别从历史发展、文化特色、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语部分总结观点并展望未来。有了这样的大纲,写作时就不会混乱,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根据大纲填充细节,形成完整的文章。这就像按照蓝图建造房子,把各个部分的材料填充进去,让房子变得完整、实用。在填充细节时,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性、丰富性和连贯性。比如在写上述历史文化文章的正文部分,介绍历史发展时要详细说明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介绍文化特色时要列举具体的文化现象和表现形式;介绍代表人物时要讲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每前进一步,我们都需要投入更多的脑力,但文章的形态也会愈发具体,不确定性逐渐减少。如果把某个步骤之后的任务交给ChatGPT完成,同样可以遵循这个原则。后续步骤虽然脑力投入较大,但输出结果更容易控制;前期步骤相对简单,但结果的不确定性较高。基于此,我们将输出内容的可控程度分为四个层次。
四个层次的详细解读
1. 提供模板
这是第一个层次,我们直接提供一个模板,然后让AI根据模板替换相应的知识点输出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非常显著,输出的文本与我们的预期效果最为契合。就像拼图一样,我们有一个特定格式的框架,只需要把合适的内容填进去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例如我们有一个新闻报道的模板,模板中包含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等部分的格式要求,我们只需要把具体的新闻事件、人物、数据等内容填入相应的位置,AI就能按照模板生成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
然而它也存在缺点。最大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与修改内容高度相关的模板,这本身就是一个工作量不小的任务。有时候,为了找到合适的模板,我们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各种资料中搜索和筛选。甚至有时候,自己进行改写可能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比如我们要写一篇特定行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如果要找到一个完全符合该行业特点和要求的模板,可能需要在众多的报告模板中进行筛选和修改,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繁琐。
不过,这种方法适合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将相似文本转换为统一格式的输出。以财务报告为例,通常每个公司的财务报告都有统一的格式,只是具体的数据和内容不同。如果需要批量生成年度总结,我们可以先提供一个样本,自己完成一个实例,后续就可以让ChatGPT按照这个模板进行内容替换和生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劳动。另一种情况是特定格式的改写,像歌词改编,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只要有一个歌词的模板,我们可以让ChatGPT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对歌词进行修改和创作。例如我们有一首关于爱情的歌词模板,想要改成一首关于友情的歌词,就可以让AI根据模板进行修改,替换其中的情感表达和相关词汇。
2. 构建大纲
第二个层次是提供大纲,相比模板更为粗略,但可以节省脑力。模板就像是一个精细的模具,对GPT的格式要求非常明确;而大纲则像是一个框架,仅提供了文章的基本结构。
如果ChatGPT没有收到大纲,它输出的文章通常具有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这种结构比较正式,但有时候我们可能希望生成不那么正式的文章,这时候就需要自定义大纲。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来提供大纲,一种是自己撰写大纲后提供给GPT,就像给它一幅详细的地图,让它知道沿着什么路线前进;另一种是告诉GPT大纲的思路,让它自行构建大纲。例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文章,采用第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自己撰写大纲:引言部分介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这三个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呼吁读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第二种方式,我们可以指示GPT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顺序组织文章。“为什么”部分阐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是什么”部分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如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频率等;“怎么做”部分则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如每天吃多少蔬菜水果、每周进行几次运动等。通过这样的大纲构建,我们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更加符合我们的需求。
3. 定义风格
第三个层次是仅提供风格指导。有时候,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发现某篇文章的风格正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候就可以直接指示AI模仿该风格。这样AI会尝试总结该作者或作品的风格,并进行模仿,省去了自己总结大纲的时间。
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由于ChatGPT中文数据有限,中文姓名重复率较高,最好先询问GPT是否了解该作者。比如我们想让它模仿某个知名作家的风格写作,如果不先确认它是否了解该作家,可能会导致输出结果不符合预期。确认后,我们就可以让其用该作者的风格撰写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除了模仿具体作者的风格,我们也可以描述风格,如幽默风趣、案例丰富、对话感强等。但这种方式的效果取决于AI对风格的理解。如果我们描述得比较模糊,可能会得到不太理想的结果。例如当我们要求文章幽默风趣时,不同的人对幽默风趣的理解可能不同,AI可能无法准确把握我们想要的程度和方式。所以在描述风格时,尽量具体和详细一些。比如我们可以说“用像老舍先生那样幽默风趣的风格,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趣事来阐述观点”,这样AI就能更准确地把握我们的要求。再比如要求文章案例丰富,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要列举至少三个不同类型的案例来支持观点。
4. 确定类型
第四个层次是限定文章的类型。这一要求比风格更为粗略,只需告知GPT文章的类型即可。文章类型有很多种,比如新媒体文章、科普文章、周报、产品需求文档、项目文档、营销文案、公关文案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特定应用场景的文体。以周报为例,它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本周工作内容总结、下周工作计划、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产品需求文档也有其特定的框架,需要详细描述产品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界面需求等。由于这类文案的框架和风格相对固定,我们只需要告诉ChatGPT文章的类型,它就能根据自身的学习和训练生成大致符合要求的内容。当然,我们可能还需要对生成的内容进行一些修改和完善,但已经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比如写一份项目周报,我们只需要告诉ChatGPT这是一份项目周报,它就会生成包含本周项目进展情况、下周项目计划安排、遇到的技术难题及解决办法等内容的周报,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即可。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ChatGPT辅助写作,提升输出质量。无论是提供模板、构建大纲、定义风格还是确定类型,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值得我们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写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时间要求、个人能力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提示词层次,让ChatGPT成为我们写作的得力助手。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AI工具很强大,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力,我们仍然需要对生成的内容进行审核和优化,确保文章的质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