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作启动
论文数据收集
论文降重方法

怎样快速开启论文创作并降低重复率?

2024-05-02 15:20:03

怎样快速开启论文创作并降低重复率?

“实在难以落笔!”我相信很多正在撰写论文的同学都对这句话感同身受。论文写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像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让人望而却步。其实我们并非真的抗拒写作,只是导师的催促和内心的恐惧,让逃避成了一条没有出路的路。当面对空白的论文文档时,那种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真的让人十分煎熬。作为一个有过丰富论文写作经验的过来人,我太理解大家的这种困境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快速启动论文创作,并有效降低重复率。

一、暂缓笔耕,转向“冷静”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写作受阻是因为心情浮躁,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大家暂时放下笔,去复习开题报告和参考文献,以此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

(一)审视开题报告

仔细审视开题报告中的研究目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大纲,这每一项都有着独特的价值。研究目标能让我们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比如说,如果你研究的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那么你的研究目标可能就是分析人工智能在当前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走向。通过明确这个目标,你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偏离方向。

研究背景可以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是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例,研究背景就需要你去了解当前教育行业的整体状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结合的现状。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的研究是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的研究。

研究意义则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研究价值所在。你的研究可能会为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教学方法,或者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应用场景。明确研究意义可以让你更有动力去完成论文。

研究方法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工具。不同的研究问题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是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等。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的成功至关重要。

而论文大纲则是我们论文的整体框架。它就像是一座建筑的蓝图,决定了论文的结构和布局。通过重新梳理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要撰写的内容。

(二)梳理论文结构框架

在重新审视开题报告和参考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意外地激发出写作的灵感。比如说,我们可能会发现之前忽略的一些细节,或者对某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新的想法,进一步梳理论文的结构框架,让论文的逻辑更加清晰。

以一篇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论文为例,在重新审视文献时,你可能会发现消费者行为分析在整个营销策略中的重要性被你之前忽略了。那么你就可以在论文结构框架中增加这一部分内容,使论文更加完善。同时你还可以根据新的想法调整各部分内容的顺序,让论文的逻辑更加连贯。

二、若正文难产,借鉴硕博之作

在复习完开题报告和文献之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多新的想法,这时候就可以将这些想法充实到论文中。

(一)随意记录想法

不要过于纠结于细节,先将心中所想一气呵成地写下来。就像画画一样,先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再慢慢去填充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会更加流畅,也更容易产生新的灵感。

比如当你写一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时,你可能会突然想到很多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想法。这时候不要去想语法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先把这些想法快速地记录下来。等到初稿完成之后,再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借鉴他人思路

如果在阅读他人文献后,觉得可以借鉴其思路,那么我们可以模仿他们的框架和风格来撰写自己的论文。例如如果他人的大纲中有更简洁、更清晰的标题,我们可以尝试仿写。但需要注意的是,模仿并不意味着抄袭,我们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以一篇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论文为例,你在阅读其他优秀论文时,发现对方采用了“理论分析 - 案例研究 - 对策建议”的框架,这种框架逻辑清晰,你可以借鉴过来。但在具体内容上,你要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数据,加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在这个阶段,不必过分担心重复率的问题,后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降重处理。

三、数据搜集头痛?这样做

数据收集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同学会因为面对繁杂的数据收集工作而感到头痛。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

(一)模仿问卷设计

在文科领域,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我们可以尝试模仿现有的问卷设计,比如查阅学位论文的附录部分,参考他人问卷问题的设计模式。但要注意,参考并不意味着完全复制,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加入自己独特的元素,让问卷更符合自己的研究需求。

例如你要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你可以查阅相关的学位论文,看看别人是如何设计问卷问题的。可能别人的问卷中有关于消费金额、消费频率、消费偏好等方面的问题,你可以借鉴这些问题的设计思路,但在具体问题表述上要进行调整,加入自己的研究重点。比如你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大学生对新兴消费模式的看法等问题。

(二)合理发放问卷

设计好问题后,关键在于问卷的发放和填写。问卷的发放不应仅限于熟悉的人群,否则在答辩时,导师可能会质疑数据的严谨性和代表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问卷,并提供小奖励以鼓励填写,或者可以考虑在某宝等平台上寻找问卷代发服务,确保填写者是真实的人而非机器人。

以发放关于职场满意度的问卷为例,如果你只在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中发放问卷,那么得到的数据可能只代表了特定人群的观点,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你可以在一些职场社交平台上发布问卷,如领英等,也可以在一些专业的调查网站上发布问卷。同时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可以提供一些小奖励,如小礼品、优惠券等。

(三)直接统计分析数据

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可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查阅最新的数据,直接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相对简便,而且数据的可靠性也比较高。

比如如果你研究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你可以访问国家统计局、央行等官方网站,获取相关的经济数据,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等。这些数据是经过专业机构统计和发布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你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四)理工科学生的数据收集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除了问卷调查,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收集数据。需要强调的是,数据收集的过程应避免造假,实验部分还是需要亲自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化学实验为例,你要研究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你就需要亲自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如果为了方便而造假数据,那么不仅会影响论文的质量,还违背了学术道德。

四、内容重复过多?这样降重

如果论文正文中大量借鉴了他人的内容,直接查重可能会导致重复率偏高,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我曾经也经历过查重率高达30%的情况,但最终通过有效的降重方法将比率降至了10%。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降重的方法。

(一)直接查重明确重点

我们可以直接进行查重,这样能明确哪些部分需要重点降重。然后根据查重报告进行修改,通常红色标记的部分是需要认真调整的地方。

现在有很多专业的查重软件,如知网、维普、万方等。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查重软件进行查重。查重报告中会详细标注出重复的部分,你可以根据这些标注,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比如如果某一段落被标记为红色,说明这部分的重复率很高,你需要对其进行重点修改。

(二)运用降重技巧

关于论文降重的小技巧有很多,比如改变句子的结构、替换同义词、调整语序等。我之前已经分享过一些,需要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

改变句子的结构可以将长句拆分成短句,或者将短句合并成长句。例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可以改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替换同义词也是一种常用的降重方法。比如“重要”可以替换为“关键”“核心”“首要”等。

调整语序可以改变句子的表达顺序,使句子更加通顺自然。例如“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可以改为“昨天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撰写论文初稿时,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沉浸于写作之中。遇到难题时,不妨多阅读相关的文献,模仿多了自然会产生灵感。要知道,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创作,并将重复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