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降重降不下去怎么办?这6个方法建议大家试一试!
2025-03-14 15:23:03

在撰写学术论文的漫漫征途中,避免抄袭是坚守学术诚信的重要体现。不少同学都曾遭遇这样的困境:论文重复率居高不下,无论怎么努力降重,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别着急,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剖析降低论文重复率的有效方法。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深入了解一下查重的基本原理。
查重基本原理
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在进行论文查重时,都会选用知网(CNKI)查重系统。该系统的查重规则是,一旦连续超过13个字符的内容重复,就会被判定为抄袭。但千万别以为单纯写短句就能轻松躲过查重检测。要知道,查重系统的检测逻辑相当复杂,它不仅会把那些明显抄袭的句子标记为红色,对于相似度相对较低的文本也会标记为黄色,而这些黄色标记同样会对文章的整体重复率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降重时,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红色标记的部分,黄色部分也绝不能忽视。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段文字“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在其他文章中出现了与之连续13个字符以上相同的表述,就会被判定为抄袭。而且,即使某些语句的相似度没有达到那么高,但也可能会被标记为黄色,影响重复率。所以,我们在修改论文时,要全面审视文章中的每一处标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重复率升高的地方。
常见有效降重技巧
01 跨语言转换法
这种方法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当你被降重问题逼得走投无路时,不妨考虑尝试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把中文内容翻译成韩文,接着将韩文转换为爱尔兰文,再把爱尔兰文转为俄文,然后从俄文变成日文,之后从日文翻译成英文,最后再将英文翻译回中文。通过这样一系列复杂的多语言转换过程,很多语句的结构大概率会发生改变。
不过,在完成多语言转换后,我们还需要对文本进行仔细的重新审视。因为经过多次翻译,语句很可能会出现语序不自然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手动对语序进行调整,以保证文章语句通顺、逻辑清晰。
虽然这种方法存在争议,即使进行了翻译,有时候仍可能会被查重系统识别出来,但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概率因素。比如可能第一次检查时某些部分被检测到重复,而第二次检查时,同样的部分却未被发现。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过度依赖这种方法,毕竟它也不是万无一失的。
例如我们有一句中文“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令人惊讶”,经过一系列的语言转换后,可能会变成“该实验所得出的结果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表述不太准确或者语序混乱的情况,需要我们进行调整。
02 同义重述法
同义重述法堪称一种极为实用的降重方法。它要求我们依据原文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和表述语言。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替换相似的词汇来实现。比如“迅速”可以替换为“快速”“急速”;“重要”可以替换成“关键”“重大”等。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调整因果关系,只要不偏离原文的主旨即可。
另外直接改变句子结构也是同义重述法的一种简单方式。例如将主谓宾句转换为被动句。像“小明吃了苹果”可以改成“苹果被小明吃了”。我们还可以使用反向词典来修改关键词,以此达到降重的目的。
不过,这种方法比较耗时,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在运用同义重述法时,我们要注意不能仅仅是简单地替换词语,还要保证句子的语义不变,并且要符合学术论文的表达规范。
比如原文“近年来,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可以同义重述为“近段时间以来,环境问题变得越发严峻,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替换了一些词汇,还对句子的表述进行了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术规范。
03 调整句首句尾,变换中间语序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我们可以选取他人论文中的文字,把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进行替换,保留中间的内容,然后将保留的这部分内容改为被动句。这样一来,句式和结构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完成这些操作后,我们还需要对句子稍作修改,消除可能存在的语病,这样就能有效地规避查重。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要确保选取的内容能够合理地融入自己的论文中,不能出现逻辑不连贯的情况。而且,也不能过度依赖他人的文字,还是要以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为主。
例如他人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可以将其改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前所未有的挑战被企业所面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替换了句首和句尾,将中间内容改为被动句,使句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04 图像或文档嵌入法
由于知网查重系统目前只能对文字进行检查,无法识别图片和表格,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降重。具体做法是将他人论文中的文字截图为图片,或者把某些引用内容以Word文档的形式嵌入到论文中。这样这些内容就不会被查重系统检测到,从而达到降低重复率的目的。
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论文中过多地使用图片和文档嵌入,可能会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和阅读体验。而且,如果论文需要进行盲审等环节,图片和文档的使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这种方法,不能滥用。
比如我们在论文中引用了一段较长的实验数据,如果直接以文字形式呈现,可能会导致重复率升高。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图片插入到论文中。但如果整篇论文都充斥着大量的图片和文档,会让读者阅读起来感到非常吃力,也不利于论文的评审。
05 空格插入法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降重技巧。具体操作是在文章中的每个字之间插入空格,然后将空格的字间距调整到最小。因为查重系统是基于词汇进行检测的,插入空格后会切分词汇,从而让查重系统无法准确识别原本的词汇,进而绕过查重系统。
不过,这种方法也并非完美无缺。在一些情况下,论文提交系统可能会对插入空格的文本进行格式处理,导致空格被自动删除,这样降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种方法可能会让论文的排版看起来比较奇怪,在正式提交论文之前,我们需要谨慎考虑是否使用这种方法。
例如我们有一句话“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插入空格后变成“科 技 创 新 是 推 动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力 量”,虽然可能会让查重系统无法准确识别,但在提交论文时可能会出现格式问题。
06 参考文献引用法
当我们发现论文中有标记为红色的内容时,可以尝试找到这些内容的原始出处,并添加引用标记。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标记为红色的部分都需要添加引用。
在检测系统中,对于引用他人文章和抄袭他人文章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软件会设置一个阈值,通常为1%。假如一篇论文共有8000字,那么1%就代表80字。如果重复内容超过了80字,即便我们添加了引用,系统仍然会判定为抄袭。
所以,在使用参考文献引用法时,我们要合理控制引用的篇幅,确保引用内容在阈值范围之内。同时我们也要保证引用的文献是真实可靠的,并且在论文中正确标注引用格式。
比如我们在论文中引用了某学者的观点,如果引用的字数超过了阈值,即使我们添加了引用标记,系统还是会判定为抄袭。所以,我们要仔细核对引用内容的篇幅,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上述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但我们要时刻牢记,保持学术诚信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该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原创的,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在降重的过程中,要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为目标,而不是仅仅为了降低重复率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论文查重,完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