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论文摘要?这里有个万能公式!
2024-05-04 15:20:13

摘要撰写难,是很多同学的困扰。近期,我在知乎上注意到不少同学都在咨询关于论文摘要撰写的问题,大家普遍反映这事儿让人头疼。确实,写出一个精准、简练且内容全面的摘要并非易事。回想起我自己读书的时候,论文里的摘要部分常常也是导师要求反复修改的重点。很多同学在写摘要时,要么内容过于冗长,抓不住重点;要么过于简略,无法准确传达论文的核心信息。所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论文摘要该怎么写,还会分享一个万能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一、为什么摘要如此重要
(一)高度提炼核心内容
论文摘要是论文正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它就像是论文的“精华版”,概括了研究的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成果以及研究的价值。当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中进行检索时,首先看到的就是摘要。通过阅读摘要,读者能够快速地把握论文的主题和核心观点,从而判断这篇论文是否值得进一步深入阅读。
以医学领域为例,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如果医生或者研究人员想要快速了解某一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不可能每篇论文都详细阅读,这时候摘要就起到了关键的筛选作用。比如关于癌症治疗的研究,每天都有新的成果出现,医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摘要,快速判断哪些研究可能对自己的临床实践或者进一步研究有帮助,从而决定是否深入阅读全文。
(二)提高文献利用效率
摘要的存在便于检索和筛选,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效率。在学术数据库中,搜索结果往往会先展示论文的摘要。如果摘要写得清晰明了,那么研究者就能更快地找到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
而且,在一些学术会议或者研讨会上,摘要也是交流的重要内容。参会者可以通过阅读摘要,对不同的研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决定是否要进一步与作者进行交流。例如在一个环境科学的学术会议上,参会者可以通过阅读摘要,快速了解各个研究的大致方向和重点,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交流的效率。
(三)建议完成全文后撰写摘要
尽管摘要位于论文的开头部分,但我建议同学们在完整论文完成后才开始撰写摘要。这是因为,在完成整篇论文的撰写之后,我们对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章的结构也更加明了。
就好比建造一座房子,只有当房子全部建好后,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描述它的外观、功能和特色。如果在论文还未完成时就写摘要,很可能会因为对整体内容把握不准确,导致摘要与正文内容不符,或者无法准确体现论文的核心价值。比如在写一篇关于历史研究的论文时,如果在还没有完成对各种史料的分析和整理,没有形成完整的观点和论述时就写摘要,可能会出现摘要中提到的观点在正文中没有充分体现,或者摘要对研究的概括不准确等问题。
二、摘要撰写有哪些技巧
(一)简洁明了陈述重点
摘要应当简洁明了地陈述研究的目标、实验手段、成果以及结论,其中成果和结论是重点。在摘要中,我们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生僻的词汇,要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核心内容。
例如在一篇关于物理学的论文摘要中,不要使用过多晦涩的物理专业术语,除非这些术语是该领域通用的。同时通常不应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通用符号和术语,以免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因为摘要的受众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我们要尽量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比如在描述一个物理实验的摘要中,不要使用一些只有少数专业研究人员才懂的特殊符号和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二)明确描述关键信息
摘要需要明确描述研究的主体和范围,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比如在一篇关于环境科学的论文中,要清楚地说明研究的是哪种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研究的范围是某个城市、某个地区还是全球。
在描述研究方法时,要具体说明是采用了实验法、调查法还是模拟法等。对于研究结论,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不能含糊其辞。例如在研究大气污染的论文摘要中,要明确指出研究的是某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采用的是实地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并且明确得出该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治理建议等结论。
(三)精确概括避免冗余
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粹,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即可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论文摘要需要精确概括全文,避免冗余,每个字都应当经过精心斟酌。
我们要学会提炼关键信息,去除那些无关紧要的表述。比如在描述研究过程时,不需要详细叙述每一个步骤,只需要概括性地说明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即可。例如在一篇关于生物实验的论文摘要中,不需要详细描述实验中每一次的操作细节,只需要概括说明实验的主要目的、采用的生物样本和主要的实验手段等关键信息。
三、万能的摘要撰写公式
(一)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了解了摘要的重要性和撰写技巧之后,下面我将分享一个通用的撰写公式,这个公式适用于不同类型或专业的论文摘要撰写。摘要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语言简明扼要。
同时为了便于国际交流,通常需要提供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字,英文摘要约250个单词。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国际学者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公式的四个方面
摘要的撰写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研究目的
在XX背景下,为应对/实现XX目标。研究目的是摘要的起点,它需要明确指出研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实现什么目标。
例如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威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里的背景可以是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等,目标可以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验证某个理论假设等。比如在社会背景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在技术背景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开展相关算法的研究。
2. 研究内容
本文对XX进行了研究。这部分要简要概括论文所研究的具体内容。比如本文对某一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或者本文对某种新型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描述研究内容时,要准确地界定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让读者对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在研究土壤污染时,要明确指出研究的是某一特定地区的土壤,并且说明研究的土壤污染类型,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
3. 研究方法
采用XX方法。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手段,需要具体说明采用了哪些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
例如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或者采用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在描述研究方法时,要简单介绍这些方法是如何实施的,以及它们在研究中的作用。比如在采用实地调查法时,可以说明是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并且说明调查的样本数量和范围等信息。
4. 研究成果
最终得出XX结论。研究成果是摘要的重点,要详细阐述通过研究取得的成效,以及这些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或者研究发现,某种药物在治疗某种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例如在研究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时,得出该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结论,并且说明该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三)具体示例及应用步骤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示例:
在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为应对传统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挑战,实现可持续能源的高效利用目标,本文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采用新型材料和优化设计的方法,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结构和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首先用三到五句话概述研究背景,并引出论文的主要目的。这一步就像是为读者搭建一个背景框架,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在上述示例中,先指出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背景,然后说明为了应对传统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挑战,实现可持续能源的高效利用目标,从而引出对太阳能光伏电池性能优化的研究。
接着,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概括性地介绍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这部分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在示例中,明确说明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优化进行了研究。
其次详述本研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解释这些方法是如何帮助实现研究目标的。在描述研究方法时,要让读者明白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示例中,说明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以及新型材料和优化设计的手段来改进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结构和工艺,这些方法有助于实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目标。
第三,讨论研究成果,详细阐述通过研究取得的成效,以及这些成果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成果要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能够让读者认识到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示例中,明确指出改进后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并且说明了该成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遵循这一通用模板,摘要的撰写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论文写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论文摘要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至关重要。通过掌握摘要的重要性、撰写技巧和万能公式,相信大家都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摘要。在实际撰写过程中,大家还可以多参考一些优秀的论文摘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摘要撰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