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
答辩话术
答辩注意事项

论文答辩有哪些话千万不能说?

2024-11-16 15:19:54

论文答辩有哪些话千万不能说?

作为过来人,我太懂即将步入毕业论文答辩环节的同学们此刻的紧张与焦虑了。不少同学在学业生涯中性格较为内向,面对毕业论文答辩这个重要关卡,更是难以开口表达自己。那些原本就不善言辞的同学,在紧张情绪的影响下,语言表达更容易混乱,一不留神就可能说错话,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接下来,我就详细和大家说说答辩时绝对不能说的那些话,助大家顺利通过答辩。

一、当被问到“研究动机何在”时

不当表述:“是我导师要求我这样研究的”

要是在答辩时给出这样的回答,场面会瞬间变得十分尴尬。导师在我们论文研究过程中,扮演的是协助者和专业指导者的角色,他们不辞辛劳地帮我们修改论文。然而我们把研究的责任完全推给导师,导师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会觉得自己费心指导,学生却缺乏应有的担当。

从答辩委员会老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听到这样的解释,会对我们产生诸多负面评价。他们会认为我们对研究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机械地按照导师的要求完成任务,缺乏独立思考和见解。在学术研究中,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一旦老师有了这样的看法,我们很可能会被列入需要二次答辩的名单,这无疑会给我们的毕业进程带来阻碍。

恰当表述:“选择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因为XX作为XX,在XX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XX方面,因此我从XX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在XX领域做出一些贡献”

这种回答体现了我们对研究课题的深入了解和充分思考。我们详细阐述了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说明该方法在特定领域的优势,这显示出我们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而不是随意为之。同时我们还分析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指出自己的研究是有针对性的,是为了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或者拓展研究的方向。这样的回答会让老师觉得我们对研究有清晰的认识,有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目标,而不是盲目地听从他人的安排,从而对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有更积极的评价。

二、当被问到“为何设置XX问题”时

不当表述:“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

这无疑是答辩中的大忌。我们作为论文的创作者,对论文中各个问题的设置应该有深入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如果对某个问题的设置原因一无所知,这会让老师对我们的论文质量和研究能力产生严重质疑。老师会认为我们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够认真负责,没有深入思考问题,只是简单地拼凑内容。在学术研究中,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应该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对自己论文中的问题都不清楚,又怎么能让老师相信我们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呢?这样一来,我们的答辩成绩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顺利通过答辩。

恰当表述:“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考虑的是XX方面,我的思路是XX,因此我在第XX部分做了这样的安排。当然,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我会继续研究并完善相关内容”

当我们这样回答时,首先表明我们对问题的设置是有自己的思考和依据的。我们能够清晰地阐述考虑的方面和思路,让老师看到我们在撰写论文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意设置问题。同时我们也承认问题还有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这展现出我们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的态度。在学术研究中,没有绝对完美的研究,任何问题都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老师有时提问,并不一定要求我们的观点完全正确,他们更想听到我们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过程。我们这样的回答既能体现我们对论文的熟悉程度,又能展示我们积极向上的学术态度,会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三、当被问到“为何未采纳A理论”时

不当表述:“我个人认为这篇论文应该用XX理论,所以没有考虑A理论”

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自然有其用意,可能是想考察我们对不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可能是觉得A理论在我们的研究中有一定的适用性。如果我们用这样主观武断的方式回答,会给老师留下不佳的态度印象。老师会觉得我们过于自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学术研究中,不同的理论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借鉴各种理论。这种过于自我的态度不利于我们在学术道路上的成长,也会让我们在答辩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好成绩。

恰当表述:“对于XX问题的看法是XXX,主要依据是XXX,但经导师提醒,我确实在XX问题的研究中未考虑A理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遗漏,未来我将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对论文内容进行完善,并感谢老师的指导”

这种回答既表达了我们对自己研究的思考和依据,又承认了自己的不足。我们提到经导师提醒才意识到未考虑A理论,这显示出我们尊重导师的意见,并且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在学术研究中,导师的经验和见解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善于从他们那里学习。同时我们表明会进一步查阅文献完善论文,展现出我们积极改进的态度。老师看到我们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上进心,会对我们的印象大为改观,也会更认可我们在学术研究上的潜力。

四、当被问到“论文的创新之处有哪些”时

不当表述:“我认为论文的创新点是XX,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空白”

在回答老师关于论文创新点的问题时,其实创新的范围很宽泛,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对象的创新等都可以算作创新。但是使用“填补学术空白”这样的表述是非常不妥的。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想要真正填补学术空白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论证,还需要经过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我们在答辩时这样夸大其词,会让老师觉得我们过于自负,对学术研究缺乏敬畏之心。学术研究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夸大,我们应该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来阐述论文的创新之处。

恰当表述:“本文从XX角度对XX进行分析,运用XX理论探讨XX问题,创新性地解决了XX难题,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从...的角度研究XX问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种回答具体而实在,详细地阐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我们从特定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特定的理论探讨问题,并且解决了实际的难题,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样的表述让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到我们论文的创新价值,而不是空洞地夸大其词。老师更看重的是我们在研究中实际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具体的描述,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论文的创新点,增加答辩成功的几率。

五、关于PPT结束语“感谢聆听”

这句话在论文答辩PPT中很容易出错。很多同学使用的模板结束语可能会是“感谢聆听”,但“聆听”一词通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我们站在讲台上汇报结束后对老师说“感谢聆听”,是不太妥当的。老师是我们的长辈和学术上的指导者,用“聆听”来形容他们听我们汇报不符合语境。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的身份和地位,使用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PPT,将“感谢聆听”更正为“感谢观看”或“感谢倾听”。“感谢观看”更侧重于对老师观看我们PPT展示的感谢,因为在答辩过程中,老师主要是通过观看PPT来了解我们的研究内容。“感谢倾听”则比较中性,适用于各种场合表达对他人倾听自己发言的感谢。这样的修改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恰当、得体,避免因为一个小细节而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论文答辩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避免说出上述这些不当表述。希望我的这些分享能够帮助大家在答辩时更加自信和从容。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于论文答辩的疑问,欢迎随时交流探讨。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