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论文指导:QQ745698872

临床医学

一键写论文

预见性护理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18-02-16

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8例。对比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探究组的手术效果优于对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的10.4%,差异显著。探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比组。结论: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7.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7-0074-03

Cinica App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Cataract Patients with Diabetes/YANG Li-f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 Research,2017,15(17):74-76

First-author’s address:Dai University Affiiated Hospita,Dai 671000,China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常见病症,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例。临床上白内障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受糖尿病影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基于此,应积极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保障临床手术效果。本文主要对笔者所在医院眼科收治的96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临床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眼科接收的96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基于入院诊治时间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探究组:男26例,女22例;56~78岁,平均(68.8±4.7)岁;病程1~7年,平均(4.2±1.3)年;29例视力光感<0.1,19例0.1~0.4。对比组:男25例,女23例;58~76岁,平均(69.1±3.4)岁;病程2~6年,平均(3.9±1.4)年;

32例视力光感<0.1,16例0.1~0.4。均通过视力检验、经裂隙灯检查等确诊,符合文献白内障诊断标准,均是单眼病变,并通过血生化检查确诊符合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青光眼、眼外伤、角膜炎、严重合并症、心脑血管几疾病等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围术期实施常规专科护理,主要有血糖控制,眼压、视力、晶状体度数等常规检查,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等。探究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先对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进行有效评估,结合手术需要,制定预见性、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术前护理。①心理干预。应让具备良好临床经验的护士和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干预,积极做好术前心理指导,可鼓励患者和已康复或术后出院治愈患者交流,以消除患者顾虑、紧张、焦虑等心理,强化患者手术信心。②预防用药。在入院当即局部应用抗菌滴眼液,3~5次/d;对疑似感染表征的取分泌物开展实验室细菌培养,再选用抗生素治疗。③血糖控制。术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尽量把空腹血糖稳定在8.3 mmo/L以内,但要控制胰岛素注射量,以免出现低血糖,要嘱患者准备糖块、饼干等在身上,适当补充食物,以避免出现低血糖。(2)术后护理。①病情监测。术后密切注意患者术眼敷料情况,是否干燥、是否渗血渗液、有无眼痛眼胀等情况,如有异常须及时进行有效处理。②并发症预防。在术后专科护士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对无法下床的,应定期进行翻身、拍背等护理,以免因过长时间卧床而出现压疮。同时,为避免术后角膜水?[,应经验性应用高渗盐水混合激素静滴,以减小眼内压,减少角膜内皮房水的进入。另外,术后10~12 h眼内压会升至最高,这时要密切询问患者,术眼是否有眼胀、眼痛、偏头痛及恶心等不适,以免失去救治视力的时机,最大限度保障视力提升。③饮食指导。术后还需指导患者多食新鲜果蔬,禁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以免发生便秘。另外,还需严格热量摄入,以改善血糖水平,以免血糖不稳影响到切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是角膜水肿、眼压增高、切口感染、前房渗出等。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护理满意度,主要针对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沟通交流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2.5软件对本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术后探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对比组为10.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问卷调查,探究组满意45例(93.7%),一般2例(4.2%),不满意1例(2.1%);对比组满意40例(83.3%),一般5例(10.4%),不满意3例(6.3%),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基于“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新型护理模式,就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开展系统、全面的分析和准确判断,应用临床医疗知识,找到既有及潜在护理问题,再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解决护理问题,降低护理风险。具体而言,在护理全过程中,应以病症生理变化及病情发展特征、临床症状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治疗。

当前,白内障主要采取超声乳化晶体植入术治疗。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因血糖代谢异常,机体免疫力减弱,术后切口感染、眼压增高等发生风险会增加,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所以,在围手术期必须控制和稳定血糖。本研究中,探究组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术前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通过解释、教育等方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预防应用抗生素,减少术后感染发生。最为关键的是加强血糖控制,主要是应用好胰岛素,科学饮食。在术后则要密切注意手术切口情况,预见性地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并要严格控制患者热量摄入,以稳定术后血糖,确保良好预后。从结果看,探究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比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育芬等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手术中给予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